教室空品差 染COVID-19風險遽增
根據研究發現,台北市國小部分教室的空氣懸浮微粒濃度超過空品標準,且與學童的氣喘診斷相關。此外,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在密閉空調環境下可升高達1,200至1,600ppm,即使學童滿載時也要盡量控制在800ppm以下,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陳宗延醫師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室內長期通風不良,開始上課二小時內風險急遽增加,現行室內傳播風險高,容留人數需要降為三分之一。建議,可改善通風排氣系統(加裝抽風扇)與增加空氣清淨機的使用,並控制學童室內人數和減少室內停留時間,增加戶外學習課程安排。
臺大醫院蘇大成教授及陳宗延醫師,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及陳佳�副教授研究團隊,長期投入室內空氣品質與環境健康研究,二○一八年即與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合作,對台北市國民小學進行室內外空氣品質監測。此研究為臺灣首次以物聯網技術進行連續空氣品質監測,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提出具體改善方案,以提升幼兒園室內環境健康。
COVID-19的氣膠傳播為關鍵路徑,特別是在幼兒園等封閉空間。本次研究團隊針對臺北市一間幼兒園,從二○二一年八月至十一月進行三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連續監測,使用物聯網傳感器(IoT-based air quality sensors, ModelEAQ-T17, Ensense Corp., Taiwan)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週間逐日累積,下午達到高峰,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普遍可達850ppm以上。結合Wells―Riley模型計算基本傳播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為3.01至3.12,顯示感染風險顯著,學校上課時段內疫情可能快速蔓延。
目前的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標準或建議值不足以應對可接受的感染風險,而在如幼兒園教室這種更擁擠的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應降低至550―650ppm。研究模擬推估,要在教室內維持可接受的感染風險,需要極低的人數、室內停留時間及二氧化碳濃度。以一間面積為三十坪的教室為例,若此教室容納三十人至少需有1,080-1,620CMH的總流量,換算每小時需將整間教室的舊空氣以新鮮外氣取代3.6-5.4次。實務經驗表明,這三種策略的結合運用比單一策略更具靈活性和可行性。此外,建議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實現空氣品質的動態監測,根據即時二氧化碳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室內人數與停留時間,以有效降低風險。如有需要,安排室外上課,而在通風換氣不足之教室,則須加上有HEPA過濾功能之空氣清淨機作為輔助。
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及臺大公衛學院環境及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於二○一四年十一月發表研究,成功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COVID-19感染風險評估,並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
臺大醫院蘇大成教授及陳宗延醫師,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及陳佳�副教授研究團隊,長期投入室內空氣品質與環境健康研究,二○一八年即與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合作,對台北市國民小學進行室內外空氣品質監測。此研究為臺灣首次以物聯網技術進行連續空氣品質監測,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提出具體改善方案,以提升幼兒園室內環境健康。
COVID-19的氣膠傳播為關鍵路徑,特別是在幼兒園等封閉空間。本次研究團隊針對臺北市一間幼兒園,從二○二一年八月至十一月進行三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連續監測,使用物聯網傳感器(IoT-based air quality sensors, ModelEAQ-T17, Ensense Corp., Taiwan)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週間逐日累積,下午達到高峰,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普遍可達850ppm以上。結合Wells―Riley模型計算基本傳播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為3.01至3.12,顯示感染風險顯著,學校上課時段內疫情可能快速蔓延。
目前的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標準或建議值不足以應對可接受的感染風險,而在如幼兒園教室這種更擁擠的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應降低至550―650ppm。研究模擬推估,要在教室內維持可接受的感染風險,需要極低的人數、室內停留時間及二氧化碳濃度。以一間面積為三十坪的教室為例,若此教室容納三十人至少需有1,080-1,620CMH的總流量,換算每小時需將整間教室的舊空氣以新鮮外氣取代3.6-5.4次。實務經驗表明,這三種策略的結合運用比單一策略更具靈活性和可行性。此外,建議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實現空氣品質的動態監測,根據即時二氧化碳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室內人數與停留時間,以有效降低風險。如有需要,安排室外上課,而在通風換氣不足之教室,則須加上有HEPA過濾功能之空氣清淨機作為輔助。
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及臺大公衛學院環境及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於二○一四年十一月發表研究,成功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COVID-19感染風險評估,並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